• 查看:2982 回复:0
    新规出台半月有余部分驾校仍乱收费
  • wangcuicui
    wangcuicui

    中级会员
    注册时间:2016-01-05
    积分:1340

    发表于:2016/6/24 15:56:35
    本月4日,武汉市发改委发布《关于放开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费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宣布武汉市驾校培训费从此告别“一口价”时代,改由市场定价,明码标价。

    近日,记者对武汉市内的一些驾校进行了探访,发现驾校价格并没有出现大幅上涨的情况,部分驾校的收费仍然持续着“一口价”的方式,不少驾校培训费用的定价还是“雾里看花”。

    现象

    江城驾校收费未涨价

    据了解,此前武汉市内驾校收费“一口价”的价格上限为4490元,实际上驾校中通行的价格在3000元左右。近日,记者通过采访发现,不少驾校仍然是“一口价”。

    22日下午3时,记者来到了位于珞狮南路的一家驾校,由于天气较热,训练场上并没有学员,驾校负责报名工作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驾校对于本地学员的收费为2800元。对于涨价的话题,该工作人员表示,由于目前正是驾驶培训的淡季,涨价的可能性并不大。

    随后,记者又来到位于南湖的一家驾校报名点,工作人员对记者说:“本地户口的只要一次性交2800元就可以了,学车过程中不需要再交给我们其他费用。”这位工作人员表示,“过段时间要涨价了,几家大的驾校正在考虑抱团涨价。”不过当记者询问具体的涨价时间时,这名工作人员支支吾吾起来。

    记者通过采访发现,武汉市驾驶培训费市场化新政出台后,绝大多数驾校的收费并未上涨。

    分析

    大规模涨价可能性不大

    武汉市驾校培训价格市场化后,行业是否迎来了涨价的“春天”?武汉市公交集团驾校负责人倪望民表示,目前武汉市的驾培行业正处于产能过剩的时期,驾校吸引考生的优势只能是价格,大规模涨价的可能性并不大。

    倪望民说,江城驾校日子最好过的时候是2012年—2014年,那时候武汉市的驾驶培训车辆还不到7000台,收费最高时可以达到4000多元。但是随着驾校市场的放开,目前武汉市驾驶培训车辆已经达到了14000台,“按照每台车4人计算,一年下来就能培训76万名学员,但是实际上经过核算,武汉市每年参加报名培训的学员仅有40万名左右。”车多、教练多、学员少导致武汉市驾培市场收费一直不敢涨。

    问题

    部分驾校还在乱收费

    “武汉本地人学费2800元,外地人3000元。”昨日记者在探访过程中发现不少驾校对学费开出了两个标准,外地户口考生的学费要比本地考生高200元到300元不等。对于外地考生多出来的这几百元钱作何用,驾校的回答都是“办理居住证”。“不在我们这里办可以啊,自己办的话估计要等半年,如果我们帮着办,你考试之前居住证就可以下来,不会影响到你考试。”南湖花园附近一驾校工作人员说。记者了解到,武汉市居住证申领其实是免收工本费的。

    记者查询上周武汉市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放开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费有关问题的通知发现,通知中就曾指出“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除收取按合同约定的培训费外,不得以任何名义在报名、培训、考试、办证等各环节收取其他任何费用,不得替其他单位代收费用”。发改委相关人士表示,如果驾校代收其他费用比如暂住证是不允许的。此外,记者在探访过程中还发现,不少驾校连工作人员自己都不清楚驾培费用是多少,而在咨询点公示驾考费用的驾校更是寥寥无几。

    根据武汉市发改委此前发布的通知,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要严格执行明码标价制度,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公示收费项目、标准,举报电话。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放开驾培收费后,驾校需在报名处公示培训费用和其他费用。

    释疑

    遇欺诈拨打12358投诉

    昨日武汉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驾培费放开后,市民如在驾校遭遇不明码标价或者价格欺诈等价格违法行为,均可以拨打12358电话投诉。该负责人说,根据价格法律法规规定,对于驾校收费不公示、公示不规范的行为,由价格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对于驾校利用标价进行价格欺诈的,由价格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自从武汉市的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考试收费放开后,不少消费者担心会出现天价驾培费的情况,一些驾校也表示担心同行以低于成本价的方式进行竞争。对此,该负责人表示,驾校应遵循公开、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合理行使定价权,按照办学条件、自身经营成本,兼顾居民承受能力及社会各方面意见等因素,合理确定收费标准,为培训学员提供质价相符的服务。如果驾校的价格行为构成“价格垄断”或“低价倾销”,物价部门将按相应职责依法进行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