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2874 回复:0
    中国式驾考制,马路杀手的摇篮?
  • banbotianxia
    banbotianxia

    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6-03-01
    积分:400

    发表于:2016/3/23 17:33:27

    近日,在安徽省淮南市有一位女司机下午撞到俩行人,造成一人重伤一人轻伤。事后得知,该女司机是一名新手,而且是上午刚刚取得驾照。

      

      事故经过

      据当地提供的监控所示,该女司机驾驶的白色车辆驶过红绿灯右转时,位于自身左侧还有一辆红色轿车在等红灯,处于停止状态,因距离判断失误担心撞车,该女司机向右转向,由于疏于观察没有顾及右侧的行人,从而与其相撞,才导致事故的发生。

      事实上,这一起事故的重点不光是女司机这么简单。还有一个重点是“上午刚取证,下午就出事”。这一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应该可以归咎于培养出新手司机的驾校,但他们是如何培养出这样的马路杀手的呢?

      照本宣科,脱离实际的教学方式。

      客观来讲,驾校教练存在的目的并不是教会你开车,而是帮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驾照。为了通过考试,教练通常都会讲解一套驾驶的步骤流程,比如如何倒库、系安全带、起步、打灯、转向等。但这些只是能保证考试通过,却不能保证自己行驶在路上的安全。就像中国的应试教育一般,学习不是为了充实自己,而是为了一次又一次的考试。

      

      死记硬背、照本宣科的完成这些动作,但是实际的情况却比这个复杂许多。你是否真的理解这些动作的含义和用途?也许就如同“哑巴英语”一般,并没有实际作用。

      驾校车源不足,学员单独练车时间少。

      这个问题在国内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驾校是为了盈利,所以来者不拒。不管有多少学员都是照单全收且见缝插针地安排分车,学员的数量不断增长,但是车和教练的数量是个固定值。导致的结果就是每个车上的学员就会增加,再加上单一的实车训练模式,一车多人的练习场景随处可见。

      

      想到当年自己在驾校学车的时候,三人一车。由于练的是夜场,时间只有短暂的三个小时,平均下来也就一人一天一小时的练车时间。而且在练车时候,自己慌慌张张的操作,后面几个人在指指点点,教练不难烦的口气,时不时还会爆出一两句粗口。说实在的,自己会感到紧张。

      学员少有单独驾驶、单独上路的机会,根本就没办法独立处理突发状况。而那一纸驾照,说到底有多少份量,只有自己知道。等到真正的自己上路,心发慌手出汗也根本就是情理之中了。

      风气败坏,学车还要送礼套近乎。

      就连没有学车的人都知道,学车首先要讨好自己的教练,吃饭送礼都不再是潜规则,而是公开的“礼数”。只有把自己的教练哄开心了,自己才会受到关照。更多的练车机会、别人不知道的练车经验。那些不懂人情世故、不善言辞的学员就会被教练冷落。对于学员的讨好程度,教练也有了一套对待学员的标准。这种唯利是图的教练能为学员带来什么帮助?

      

      虽然国内一直在推进驾考改革,但是一味增加驾考的难度似乎于事无补,马路杀手也没有减少。所以,笔者认为,重点还是从驾校的管理、资源分配和教学方式入手。否则,治标不治本的事情多做无益。